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再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一直到提出教育家精神,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激励引导学院教师崇德尚美、敬业立学,学院宣传统战部联合图书馆组织实施教师“悦读成长计划”,开展读书推荐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推荐书目:《张伯苓教育论著选》

一、书目简介
《张伯苓教育论著选》由崔国良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先生的演讲、论文、书信、报告、序文、题词等多种形式的文献,本书全面地反映张伯苓在南开系列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集中体现了张伯苓先生诸多重要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对教育工作者和关注教育发展的人士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被誉为“南开之父”。他的一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紧密相连。他以其卓越的远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赤诚的爱国情怀,成功地将南开学校打造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私立民有”典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包括周恩来、曹禺、陈省身、吴大猷等各界精英。他所倡导的“公能”校训,至今仍是南开系列学校的灵魂,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推荐理由
1.崇高的教育情怀与使命担当
书中收录的文章、演讲,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张伯苓先生“教育救国”的赤子之心和“为国家办教育”的宏大格局。阅读此书,能让教师深刻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育才”,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将个人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
2.“允公允能”的育人智慧
“公”是方向,培养学生爱国、合作、奉献的品德;“能”是本领,训练学生服务社会、解决问题的才干。这对今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3.砥砺品格、规划人生的“精神灯塔”
书中对青年如何修身、如何求学、如何处世有大量精辟的论述。他所倡导的“日新月异”的进取精神、“既贵专精,尤贵宏通”的治学态度、面对挫折的乐观坚韧,都是当代青年应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所需要的重要品质。
三、经典语录
◆教育之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救国之责,人不可不尽。
◆教育要脚踏实地,用功夫不在多说,而在实行。
◆愿诸生人人有自主之人格,远大的眼光,宽容的胸怀,合作的精神,负起改造国家的责任。
张伯苓先生曾说:“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不是立在物质上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认真研读《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公能”精神自勉,共同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